你就是,就是你!

七處善三種觀義

《雜阿含經》卷2:「(四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
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云何比丘七處善
比丘!
如實知色、
色集、
色滅、
色滅道跡、
色味、
色患、
色離如實知;
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
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
云何色集如實知?愛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
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
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
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
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云何受如實知?
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
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
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
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
云何受患如實知?若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
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云何想如實知?
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
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
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
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
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
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云何行如實知?
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
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
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
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
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
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
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
比丘!是名七處善

「云何三種觀義
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
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

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
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CBETA 2021.Q4, T02, no. 99, p. 10a4-c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