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就是你!

文章總攬

第一義空

何等名為第一義空。

有業有報不見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義空。是名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

閱讀更多 »

若修聖道,得聖果不?

若不分別在有為界或無為界施設聖果分位差別,云何如來、應、正等覺說斷三結名預流果,薄欲貪、瞋名一來果,斷順下分五結永盡名不還果,斷順上分五結永盡名阿羅漢果,知所有集法皆是滅法名獨覺菩提,永斷煩惱習氣相續名佛無上正等菩提?世尊!我當云何知佛所說甚深義趣,謂不分別在有為界或無為界施設聖果分位差別?

閱讀更多 »

法眼淨

又此人者,已無想脫門得於五根,取要言之至得無著,是為開士法眼之淨。

假使開士能分別解,其有合會法皆歸盡宗,見諸法盡得於五根,是為開士法眼淨。

閱讀更多 »

若一切法畢竟不生,云何預流為預流果,勤修永斷三結真道?

然諸菩薩摩訶薩雖為有情修無量種難行苦行,而於其中無苦行想。所以者何?若於苦行住苦行想,終不能為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作大饒益。一切菩薩摩訶薩眾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諸有情住如父母、兄弟、妻子及己身想,為度彼故發起無上正等覺心,乃能為彼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作大饒益。

閱讀更多 »

若一切法定無生者,何緣預流為預流果,修斷三結道?

若一切法定無生者,何緣預流為預流果,修斷三結道?何緣一來為一來果,修薄貪、瞋、癡道?何緣不還為不還果,修斷五順下分結道?何緣阿羅漢為阿羅漢果,修斷五順上分結道?何緣獨覺為獨覺菩提,修悟緣起道?何緣菩薩摩訶薩為度無量諸有情故,修多百千難行苦行,備受無邊種種劇苦?何緣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何緣諸佛為有情故轉妙法輪?

閱讀更多 »

三法相: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

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云何諸法遍計所執相。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云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惟。為因緣故乃能通達。於此通達漸漸修集。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方證圓滿。

閱讀更多 »

三相 三心 三身

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

何者為三。
一者遍計所執相。
二者依他起相。
三者成就相。

如是諸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於三身。

閱讀更多 »

初於聞中 入流亡所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閱讀更多 »

呂祖百字碑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閱讀更多 »

清靜經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