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為南朝 劉宋 求那跋陀羅 在元嘉年間(據推測約是在元嘉十二年至十三年,即公元 435 – 436 年),於南京祇洹寺(一說瓦官寺)出經,共五十卷,寶雲傳譯,慧觀筆受。(註1)
雜阿含經,根據其經文體裁,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 修多羅(sūtra)
- 祇夜(geya)
- 記說(vyākaraṇa)
這三大類是九分教(註2)裡的前三種經文體裁.
現代佛學研究者如印順法師認為,
修多羅:即契經,散文的長行直說,通於經藏與律藏。九分教中,最早出現的是契經(修多羅),修多羅原意是結集,所有結集出的經文原來都可被稱為修多羅。之後,僧團將經典長行散文的部份,稱為修多羅,相當於《雜阿含經》中的〈蘊誦〉、〈六處誦〉、〈因誦〉、〈道品誦〉。
祇夜:偈頌部分,稱為祇夜,相當於《雜阿含經》中的〈八眾誦〉。
記說:隨著經、律的數量增加,僧團將固有修多羅之外,針對經、律進行分別、問題解答的長行散文,稱為記說。
如何判別 雜阿含經中哪部經是屬於 修多羅?
看下圖中 九分教 那欄(最右欄)
屬於 修多羅 的經號已用黃框框住
一般人最常用到的經號在此稱為通行本(第4欄)
指的就是大正藏的經號(註3)
圖片摘錄自 維基百科的雜阿含經
註1:《雜阿含經》其原本來源,未有定論。《歷代三寶紀》中記載,此本是法顯由錫蘭取回的雜阿含經本。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由求那跋陀羅,從天竺或錫蘭帶至中國。現代在高昌及于闐發現的梵文片斷,與現存《雜阿含經》一致,因此漢譯本可能是由梵文本譯出,推定為根本說一切有部所傳。
另有二十卷本《別譯雜阿含經》,譯者失傳,譯出的時間可能早於五十卷本。
主要資料來源: 雜阿含經 – 維基百科
註2:九分教(navāṅga),又稱九部經,是佛教經藏中其經文體裁、形式的一種分類法。
根據大眾部《摩訶僧祇律》的說法九分教為,
- 修多羅(sūtra),即契經,散文的長行直說,通於經藏與律藏。
- 祇夜(geya),即重頌
- 授記(vyākaraṇa),又譯記說
- 伽陀(gāthā),即偈頌、不重頌偈,又譯伽他、偈陀、諷頌
- 優陀那(udāṇa),即自說,又譯憂陀那
- 如是語(itivṛttaka、ityuktaka),又譯本事
- 本生(jātaka)
- 方廣(vaipulya)
- 未曾有(adbhūtadharma)
主要資料來源: 九分教 – 維基百科
註3:通行本 -《大正新脩大藏經》(簡稱大正藏)是大藏經的一個版本。
日本大正13年(1924年),高楠順次郎和渡邊海旭組織大正一切經刊行會,小野玄妙等人負責編輯校勘,於1934年印行完成。
大正藏是目前學術界應用最廣和比較完備的版本。
主要資料來源: 大正新脩大藏經 –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