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於今年 7 月 22 日 (W5) 假法鼓德貴學苑 6 樓(台北市延平南路 77 號)舉辦成果發表會(議程如下)
此次發表會的意義,除了呈現新收錄的《大藏經補編》36 冊及「中國佛寺志」15部,也將介紹新版電子佛典在品質方面的提昇事項,並且正式公開功能完備的CBETA線上閱讀網站——CBETA Online Reader。在這個新穎的線上閱讀環境中,不但有 CBETA 資料庫的豐富內容,也有 CBETA 單機板的多樣功能,此外也能輕鬆取得包含目錄、字典、人名、地名、時代等相關參考資料。
民眾或許難以想像,現今隨處可見結緣的佛教經本,在 60 多年前是如何難尋,當時全臺灣寺院連一套藏經都沒有。直至 1955 年,東初老和尚與孫清揚、張少齊等居士,於中華佛教文化館發起印藏宏願,禮聘陳誠、于右任、章嘉大師、印順法師等緇素大德成立「印藏委員會」後,才從日本空運第一部《大藏經》,是年 12 月起印製,直至 1960 年 8 月方全數出版。
時隔 60 寒暑,這部內容完備的《大正新脩大藏經》(7877萬字),以及《卍續藏》(7122萬字)等諸多佛教重要經藏、善本,已藉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18 年來陸續推出的光碟,輸往海外至少 22 個國家地區,成為另類臺灣之光。該協會並在 22 日下午 2 點,於會址法鼓德貴學苑舉辦「2016年成果發表會」,邀請藍吉富、杜正民、周海文、洪振洲等學者,推薦並示範新版光碟新增資料及特色,歡迎有需要的民眾索取、下載使用。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主任委員惠敏法師表示,CBETA 從 2008-2011 之間再收錄《嘉興藏》(1303萬字),以及其他藏經成為《歷代藏經補輯》(1117萬字);2016 年新增藍吉富主編的《大藏經補編》(2300萬字),收集許多以往藏經未有的海內外珍本佛典,為兼顧數量與質量,其收錄原則有二,「一是重視其書的學術研究價值,並不是有書就收;二是著述性的佛典只收到清末為止。」此外,也將杜潔祥主編的《中國佛寺史志彙刊》,及白化文、張智主編的《中國佛寺志叢刊》,納入新建立的「中國佛寺志」單元,因此 CBETA 電子佛典總字數已超過 2 億。
同時協會也和法鼓文理學院合作,在此次發表會正式公開「CBETA 線上閱讀」平台,期望成為新世代佛學數位研究資源。此平台除有基本讀經功能,更增添目錄、字典、人名、地名、時代等相關資料查詢,希望能將數位內容、專題研究以及資訊技術,整合為以佛典為主的漢籍文獻學習與研究數位平台,提供「整合經典閱讀」、「深度資料搜尋」、「數位量化分析」等操作功能。
協會總幹事吳寶原說,「CBETA 電子佛典集成」是所有關心電子佛典事務者的共同成果。包括成千上百協助輸入、校對、缺字查詢、新式標點、回饋問題的義工,以及學術教育中推廣 CBETA 的學者,還有給予經費贊助的單位及個人,才使得「CBETA 電子佛典」能永續成長,並備受所有信眾及想親近佛學者的重視與讚歎。
為力求符合不同族群的閱讀習慣,吳寶原並舉例如異體字的處理,一般民眾希望看到常見字(如:虎),而非生澀的異體字(如:?),但佛學研究者會要求保留原典用字;再如經文用字修訂上,一般希望直接看到修訂後用字,佛學研究者則認為應按學術規矩,保留原書用字並加註。所以協會運用數位資訊的彈性,建立「漢字資料庫」及標記語言(Markup language)等多種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
由於「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均以結緣方式提供海內外需求者。協會說此種方式讓國外學術單位尤為珍惜,經常是一個研究機構,多位學者共用一張光碟。近日有位桃園長輩揹著沉重背包,特地搭車前來協會將長年點滴儲蓄的銅板捐出,當作印經善款,令人感動。還有位住臺中使用 10 年 CBETA 的居士表達,雖然從前未曾捐款,但希望愈來愈好用的電子佛典能繼續發展,所以也主動為該會提供贊助。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表示,目前 CBETA 光碟流通全球至少22個國家地區,民眾可透過該會網站 (http://www.cbeta.org/) 下載 2016 年新版內容,海外學術單位亦可來函索取光碟。而 2018 年則為 CBETA 成立 20 週年,規畫中將新增「印順法師著作全集」和「中國佛寺志」未完成的部分,歡迎各界為擴建佛典集成收錄內容,以及提昇佛典資料庫品質,提供人力、財力的襄助,讓佛法延伸到世界每一顆需要慈悲與智慧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