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就是你!

夾山船子

碧潭船渡
新店 碧潭 渡船頭

指月錄卷十二,夾山悟道因緣:

當年道吾、雲岩與船子德誠三人,離開師父藥山,各自開山當大和尚,唯獨船子德誠幫人筏船,不當大禪師。不過他對兩人說:「他日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上座主,指一人來,或堪雕琢,將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

那時的夾山,已經是一位大法師,道吾來接引他,故意在下面聽經。有個出家人提出問題問夾山,「如何是法身?」夾山答:「法身無相。」「如何是法眼?」夾山答:「法眼無瑕。」回答得很好,可是後面有個和尚噗哧一笑,這個和尚就是道吾。

夾山很謙虛地下座問那個和尚:「某甲適來只對者僧說,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道吾和尚說:「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師在。」也就是說,你錯倒沒錯,就是沒好老師教過。

夾山又追問:「某甲什處不是,望為說破。」吾曰:「某甲終不說,請和尚卻往華亭船子處去。」也就是說,我不說破,你自己去找船子德誠和尚。夾山理是對了,但是並沒有證到。於是便請教道吾說:「此人如何?」道吾說:「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和尚若去,須易服而往。」

夾山當時架子大得很,聲望很高,排場很大,所以道吾禪師告訴他,這樣去怎麼行?你規規矩矩去見他,把你的聲望、地位都拿掉,尤其不能擺大法師的架子。注意!此處就是見地、修證、行願。於是「山乃散眾束裝,直造華亭。」船子德誠才見,便問:「大德住什麼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佛法本來無住,無相的,如住在一個境界,當然不是道了。

師曰:「不似似個什麼?」山曰:「不是目前法」,師曰:「什處學得來?」你這些滑頭話,是從哪裡學來的?山曰:「非耳目之所到。」等於反擊老和尚,你不要認為高明,也許你還不懂我呢!師曰:「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

這句話後來成了名言,意識是說,一個人講那樣肯定的話下去,就是笨蛋了,等於一個木樁打了下去,所有的牛、馬的繩子,都栓在上面了。換句話說,你那還是執著了法,你不要在口頭上玩花樣。這話一講,夾山愣住了。

師又問:「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子何不道?」文字真美,不是後來的人編的,他們的學問都很好,這是在講功夫,當我們用功時,那個念頭空了一點,說空了嘛,它還在,說在嘛,又覺得坐得滿好。「絕妙相關你我他」,「多少遊絲羈不住,捲簾人在畫圖中。」

夾山被他東一撥,西一撥,到達那個境界,站在那裡不動了。船子德誠說,像釣魚一樣,放那麼長的線下去,現在就差那麼一點點了。也就是說,你下了這麼多的功夫,你想悟道,現在差不多了,你怎麼不說話?

「山擬開口,被師一橈,打落水中,山才上船」,夾山正準備開口,想說佛經上說如何……。一語未出,碰的一聲,被船子和尚用槳打落水中去了。人一掉下水裡,會拚命往有亮光的地方鑽,夾山可能懂水性,不向亮處沉,冒上來了,頭剛一冒上來,「師又曰:道!道!山擬開口,師又打。山豁然大悟,乃點頭三下。」

試想一個人一肚子學問,站在他旁邊,跟他對答,突然啪嗒把他打到水中,等他掙扎了半天冒上來,這一下學問到哪裡去了?早到九霄雲外去了,什麼妄念都清凈了,船子德誠禪師,就用這個辦法對付他。

佛學三藏十二部,唯識、真如、般若,夾山禪師道理什麼都會,都清楚得很,非要把他這些都打掉,打到水裡去了,連呼吸也來不及,思想也來不及,等他冒上頭來,你說!你說!他要講般若啊!船子德誠禪師又把他打下去了,再冒上來時,他說不出來了,這下悟了。悟了以後,怕師父再打他,來不及說,趕快點頭三下,表示我懂了,你別再打我了。

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像釣魚一樣,把絲線放下去,這根絲從君弄,等於我們打坐、做功夫,鍊氣功也好,念佛也好,空也好,「不犯清波意自殊」,你怕什麼妄念,妄念來不相干啊!不去理它,不是很好嗎?我在念佛,也曉得妄念的存在,那個妄念碰不掉這個佛,不用怕。如果怕的話,那是所謂的顛倒嘛!既然是凡夫,當然有妄念,但何必怕他、理他呢!妄念會慢慢下去的,習氣會慢慢沒有的。

夾山於是說:「拋綸擲釣,師意如何?」假如不要釣魚竿和絲線,都丟掉,又如何呢?剛才船子德誠禪師,告訴他用功的方法,還有一條釣絲在哪裡。師曰:「絲懸綠水,浮定有無之意。」丟掉滿好的,你說空也不對,有也不是。非空非有,任運自在。絲在水面飄浮,業力習氣都轉薄了。夾山禪師懂了。曰:「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你說了等於沒說,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船子德誠高興了,說:「釣盡江波,金鱗始遇。」山乃掩耳。

我在這裡幾十年,天天駕渡船,想渡個人,一直沒有人給我渡,今天總算釣到大魚了。師父捧的話,夾山不聽,蒙起耳朵。師曰:「如是,如是。」遂囑曰:「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妙極了的雙關語。因為夾山禪師名氣太大,所以吩咐他,此去要隱姓埋名,躲起來,不要讓人知道。接著說,心境完全住在空裡頭也不對。

「吾三十年在藥山,只明斯事,汝今已得。他後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裡钁頭邊。覓取一個半個接續,無令斷絕。山乃辭行,頻頻回顧。」夾山禪師背個包袱,大概身上的水還沒有乾,走兩步就回頭看看,一方面捨不得師父;一方面心中想:難道佛法就是這樣的啊?貪瞋痴慢「疑」嘛!船子德誠禪師站在船頭一看,就大聲叫他:「和尚!」夾山禪師回過頭來。「師豎起橈子曰:汝將謂別有?乃覆船入水而逝。」你認為我還有秘密不傳給你啊?你看!自己把船給翻了,下水去了,表示無其他。佛法就是這樣,自己死給他看,堅定徒弟的信心。其實他死不了,不知跑到哪裡去玩了。

摘錄自: 南懷瑾老師:夾山禪師的悟道因緣

相關文章: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夾山善會禪師悟道因緣

夾山船子 法源

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

節操高邈。度量不羣。自印心於藥山。與道吾雲巖為同道交。
洎離藥山。乃謂二同志曰。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藥山宗旨。
予率性疎野。惟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
他日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
或堪雕琢。將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
 
遂分携。至秀州華亭。泛一小舟。隨緣度日。以接四方往來之眾。時人莫知其高蹈。因號船子和尚。
 
一日泊船岸邊閑坐。有官人問。如何是和尚日用事。
師竪橈子曰會麼。官人曰不會。師曰。棹撥清波。金鱗罕遇。
 
道吾後到京口。遇夾山上堂。
僧問。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無相。
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無瑕。
道吾不覺失笑。
山便下座。請問道吾。某甲適來祇對這僧話。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
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師在。
山曰。某甲甚處不是。望為說破。
吾曰。某甲終不說。請和尚却往華亭船子處去。
山曰。此人如何。
吾曰。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和尚若去。須易服而往。
 
山乃散眾。束裝直造華亭。
船子纔見便問。大德住甚麼寺。
山曰。寺即不往。住即不似。
師曰。不似似個甚麼。
山曰。不是目前法。
師曰。甚處學得來。
山曰。非耳目之所到。
師曰。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
 
師又問。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鈎三寸。子何不道。
山擬開口。被師一橈打落水中。
山纔上船。師又曰道道。
山擬開口。師又打。
山豁然大悟。乃點頭三下。
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山遂問。拋綸擲釣。師意如何。
師曰。絲懸綠水浮定有無之意。
山曰。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
師曰。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山乃掩耳。師曰。如是如是。
遂囑曰。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
吾三十年在藥山。祇明斯事。汝今已得。
他後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裏钁頭邊。覓取一個半個。接續無令斷絕。
山乃辭行。頻頻回顧。師遂喚闍黎。山乃回首。
師竪起橈子曰。汝將謂別有。乃覆船入水而逝。
 
【典籍資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 83 冊 No. 1578《指月錄》卷之十二 六祖下第四世

第六則夾山船子

示眾云。上無片瓦遮頭。下無寸土立足。以月鈎雲餌用釣清津。假桂棹蘭篙追尋錦鯉。只如搖頭擺尾來時。合作麼生收攝。

舉夾山參船子(不是冤家不聚頭)。船子問。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鈎三寸。子何不道(低聾低聲)。師擬開口(鷂過新羅)。子便打師落水(便下霹靂手)。纔出又打云道道(老婆心切)。師擬開口(轉見不堪)。子又打(牢看掣電機)。山豁然大悟。乃點頭三下(棒頭出孝子。不枉古今傳)。子云。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果能先打後商量)。山遂進問。拋綸擲釣。師意如何。(夜深不向蘆灣宿逈出中間與兩頭)子云絲懸淥水浮定有無之意速道速道(再三撈摝不恡慈悲)。山云。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終日口喃喃。未甞說一字)。子云。釣盡江波。金鱗始遇(不忘今日志。果有稱心時)。山乃揜耳(臨溪不必重來洗。好惡爭如總不聞)。子云如是如是(真不掩偽。曲不藏直)。

師云。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節操高邈。度量不群。自印心於藥山。與道吾雲巖為同道交。洎離藥山。乃謂二同志曰。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藥山宗旨。予率性踈野。唯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他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或堪彫琢。將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遂分携至秀州華亭。泛一小舟隨緣度日。以接四時往來之者。時人莫知其高蹈。因號船子和尚。

一日泊船岸邊閑坐。有官人問。如何是和尚日用事。師竪起橈子曰會麼。人云不會。曰。棹撥清波。金鱗罕遇。

道吾後到京口。遇夾山上堂。僧問如何是法身。曰法身無相。云如何是法眼。曰法眼無瑕。道吾不覺失笑。山便下座請問道吾。某甲適來祗對這僧話。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恡慈悲。吾云。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師在。山曰。某甲甚處不是。望為說破。吾云。某甲終不說。請往華亭船子處去。曰此人如何。云。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卓錐。若去當易服而往。

山乃散眾束裝直造華亭。船子纔見便問。大德住甚麼寺。曰。寺則不住。住則不似。云不似似箇甚麼。曰不是目前法。云甚麼處學得來。云非耳目之所到。云。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覺範云。今之師授弟子。有則始終言有。無則始終言無。何止萬劫驢橛而已哉。曹山曰。末法時代人多乾慧。若要辨驗真偽。有三種滲漏。一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情存向背。見處偏枯。三語滲漏。究妙失宗。機昧終始。濁智流轉。立此滲漏未必不為中此疾者之所設也。

次以垂絲千尺意在深潭之問。放沒面皮。痛下毒手。兩次被打。方始瞥地。既知痛痒。展轉相酬。俱無縫罅。故以金鱗始遇之語滿口許他。遂囑曰。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藥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後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裏钁頭邊覓取一箇半箇接續。無令斷絕。

山乃辭行。頻頻回頋。子遂喚闍黎。山乃回首。子竪起橈子曰。汝將謂別有。乃覆舡入水而逝。浮定有無者。

通玄淨禪師劫外錄判辨云。浮定者釣魚之標準也。用木為之。浮于水面。下懸鈎餌。以浮沉而定魚之有無。故以為名焉。揜(烏敢)。嗚呼。勝默祖翁甞訓學徒曰傳法當如舡子。求法當如二祖。今之師資苟或不爾。焉能以荷如來大法者歟。若然。則何慮祖道而不興邪。幸遇投子發揚先覺之志。為世梯航。

頌曰。
泛舟駕嶮三十春(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擊處竿頭活死人(老作家手段終別)。夾嶺桂分千古韻(遠近皆聞)。朗江山翠萬重新(觀之不足)。

師云。吾佛世尊於苦海波心無明浪裏駕般若慈航。總萬行而為六度。令一切眾生離生死此岸。達涅盤彼岸。

又云。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意像季以來。而有船子剡木為舟。隨流得妙。切切孜孜學爺做處。亦恐群靈漂沉生死。直截根源。替佛指示。

甞有頌云。三十年來坐釣臺。鈎頭往往得黃能。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纔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三十年來海上游。水清魚現不吞鈎。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既遇夾山。盡情分付。直至而今。聲光赫揚。何止朗江山翠萬重而已哉。還知麼。四海五湖分派處。難將有限計無窮。

【典籍資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 67 冊 No. 1303《林泉老人評唱投子青和尚頌古空谷集》林泉老人評唱投子丹霞頌古總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4 × 2 =

近期文章

分類文章

熱門文章

  1. 什麼是格西?什麼是仁波切、喇嘛、活佛?
  2. 佛陀為何不願意回答有關「十四難」的問題
  3. 什麼是現量,比量和非量
  4. 離四句 絕百非
  5. 大乘三系: 性空唯名 虛妄唯識 真常唯心
  6. 莊子•外物篇:涸轍枯魚
  7. 維那與悅眾
  8. 因陀羅網
  9. 我只是為了看到孩子們的笑容
  10. 達摩西來無一字
  11. 華嚴經摘錄
  12. 虛空生汝心內 猶如片雲點太清裏

標籤雲